一种展览用食用菌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展览用食用菌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食用菌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对于食用菌的种植和培育大部分均是人工种植,并且是在菇房或棚室内进行的,具有菌种的菌包或菌棒在菇房或棚室中处于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进行生长。但是,现有在菇房或棚室内种植或培育的食用菌不便于进行展览,即使进行展览,也只能对成品进行展览,展品保存时间短,不能长时间展出,而且不能对展品生产周期的各个形态进行展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展览用食用菌种植装置,以解决现有食用菌不便于进行展览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展览用食用菌种植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包括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盖板;箱体的内部靠近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位置分别设有多个菌棒,箱体的内部设有包裹菌棒的填充层;前侧板和后侧板分别设有生长孔,生长孔与菌棒一一对应。
本发明的展览用食用菌种植装置作为一种展览用的展柜或展台,箱体中设置多个菌棒和填充层,填充层和菌棒使菌种进行生长,菌棒靠近用于展览的前侧板和后侧板,生长的食用菌从生长孔伸出,从而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上进行展出,由于食用菌一直处于生长状态,便于对食用菌生产周期的各个形态进行展览,而且食用菌与菌棒没有脱离,保存时间长,能够进行长时间展览,同时,由于食用菌生长后位于两个侧板上,相对于平铺成品的方式,展出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上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分别可拆卸连接有数量和位置与生长孔相对应的安装板,每一个生长孔成型于相对应的安装板上。
本发明的安装板拆卸后便于菌棒的拆除和更换,从而能够对生长状态不好的食用菌所对应的菌棒进行拆除并替换新的菌棒,使得两个侧板上展出的食用菌具有完整的形态,提高展出效果。
进一步地,上述菌棒的外侧套设有整体呈一端开口的筒体的安装套,安装套的侧壁和端壁呈多孔状,安装套的开口靠近生长孔。
由于填充层的存在,在拆卸菌棒时,容易造成垮塌,导致菌棒与生长孔不对应,或者填充层进入原菌棒所在的空间而导致不能更换新的菌棒,本发明在每一个菌棒的外侧套设安装套,呈多孔的安装套不会阻挡水分或营养物质的输送,确保菌棒上的菌种生长,而安装套的存在能够避免垮塌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地,上述安装套和菌棒垂直于相对应的安装板。
进一步地,上述安装套的开口边缘与相对应的侧板固定连接;位于箱体同一侧的相邻安装套之间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安装套与前侧板或后侧板进行连接,相邻的安装套之间进行连接,即箱体同一侧的所有安装套进行连接,避免垮塌。
进一步地,上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倾斜设置;安装板呈锥台状,其与相应的侧板卡接。
本发明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倾斜设置,不但便于安装板通过卡接的方式与相应的侧板,使得安装板的安装和拆卸更简单,同时,倾斜设置的前侧板和后侧板更能提高展览效果。
进一步地,上述菌棒包括营养段和生长段,营养段位于安装套内,生长段位于生长孔内。
本发明只在生长段内添加菌种,食用菌在生长段生长,便于从生长孔中伸出。
进一步地,上述底板靠近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位置分别设有透明件,透明件与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分别形成生长腔。
本发明的透明件用于保护生长的食用菌,避免食用菌被破坏而影响展览效果。
进一步地,上述底板位于生长腔的位置设有出口朝上的喷管。
本发明的喷管用于对生长腔中加湿和进风,用于提高食用菌的外观质量,提高展览效果。
进一步地,上述填充层内埋设有渗透进水管,填充层为湿土;底板的底部设有自锁滚轮。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展览用食用菌种植装置作为一种展览用的展柜或展台,填充层和菌棒使菌种进行生长,生长的食用菌从生长孔伸出,从而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上进行展出,由于食用菌一直处于生长状态,便于对食用菌生产周期的各个形态进行展览,而且食用菌与菌棒没有脱离,保存时间长,能够进行长时间展览。
(2)本发明的食用菌生长后位于两个侧板上,具有层叠效果,食用菌也不会掉落,相对于平铺成品的方式,展出效果更好。
(3)本发明能够对生长状态不好的食用菌所对应的菌棒进行拆除并替换新的菌棒,使得两个侧板上展出的食用菌具有完整的形态,提高展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展览用食用菌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展览用食用菌种植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前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前侧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安装套的分布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菌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箱体;11-菌棒;12-填充层;13-安装套;14-营养段;15-生长段;16-渗透进水管;20-底板;21-自锁滚轮;30-前侧板;31-生长孔;32-安装板;40-后侧板;50-左侧板;60-右侧板;70-盖板;80-透明件;81-生长腔;82-喷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照图1,一种展览用食用菌种植装置,包括:箱体10。箱体10内设有多个菌棒11,并且在箱体10内还通过填充的方式设有填充层12。菌棒11套设有安装套13,菌棒11上的菌种经过生长后伸出箱体10,用于展览。填充层12起到支撑作用以及为菌种提供水分、养分等,填充层12中埋设有多个渗透进水管16,渗透进水管16以渗透的方式向填充层12中提供水分,水分通过渗透的方式向菌棒11提供水分。在本实施例中,填充层12采用湿土。
请参照图1至图5,箱体10包括底板20、前侧板30、后侧板40、左侧板50、右侧板60以及盖板70,底板20、前侧板30、后侧板40、左侧板50、右侧板60和盖板70经过连接后形成箱体1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填充湿土形成填充层12,盖板70设有投放孔(未示出)。
底板20的底侧设有自锁滚轮21,用于对整个装置的移动。底板20的顶部靠近前侧板30和后侧板40的位置分别设有透明件80,透明件80位于前侧板30和后侧板40的外侧,透明件80的边缘分别与底板20的边缘以及前侧板30或后侧板40的边缘连接,使得透明件80与前侧板30之间以及透明件80和后侧板40之间分别形成生长腔81,同时,生长腔81也为食用菌展示腔,食用菌生长后会伸入到生长腔81中。底板20的顶部还设有位于生长腔81中的喷管82,喷管82与外界的供水装置连接,并且其出口朝上,用于向生长腔81中喷水或进风,从而能够提高食用菌的外观质量,提高展览效果。
前侧板30和后侧板40均倾斜设置,并且前侧板30和后侧板40的顶部向箱体10的内腔偏移,使得箱体10的截面从上到下依次变大,便于对食用菌的展示,具有很好的展览效果。前侧板30和后侧板40分别设有多个安装板32,同一侧板上的安装板32按照矩形排列,安装板32的边缘呈斜面,使得安装板32整体呈锥台状,其通过卡接的方式与对应的侧板连接,即安装板32上开设有锥形孔,安装板32直接卡在锥形孔中,由于前侧板30和后侧板40均呈倾斜状,安从而能够提高安装板32的安装和拆卸效率,并且安装板32不容易脱落。每一个安装板32上开设有生长孔31,生长孔31的数量和位置与菌棒11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
请参照图1、图6图7,菌棒11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靠近前侧板30,另一部分靠近后侧板40,同一部分的菌棒11呈矩形排列,即同一部分的菌棒11的数量、位置和排列方式与生长孔31一致。菌棒11包括营养段14和生长段15,营养段14设有菌种,并伸入到生长孔31中,生长段15位于安装套13中并与安装套13接触。
安装套13整体呈一端开口的筒体,并且安装套13的侧壁和端壁呈多孔状,安装套13的开口靠近生长孔31,并且生长孔31与安装套13的内腔完全对应,使得食用菌能够从生长孔31伸出,安装套13的开口边缘与相应的侧板固定连接,同时相邻的安装套13之间也固定连接,确保安装套13的安装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套13和菌棒11垂直于相对应的安装板32,确保食用菌在安装板32外具有良好的展示形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008205409】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