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呈吊兰状生长的匍匐型苦荞品种的选育与栽培方法与流程

2021-01-06 18:01:10|331|起点商标网
一种呈吊兰状生长的匍匐型苦荞品种的选育与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苦荞品种选育与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吊兰状生长的匍匐型苦荞的选育与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苦荞是我国重要药食兼用型作物,苦荞幼嫩叶片为戟形,完全展开时,形状近似于心形,具有一定观赏价值。不过传统苦荞为直立生长分枝角度较小,主要作为粮食作物用于田间种植,其观赏价值并未得到挖掘。呈吊兰状生长的匍匐型苦荞品种可作为庭院或室内观赏性植物,增加苦荞的观赏价值。重力是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代谢以及形态建成的一个持续且稳定的环境因子。植物对重力的反应主要体现在地上部分的负向重力性和根的正向重力性。选育呈吊兰状生长的匍匐型苦荞品种,不仅有助于解析植株生长和发育的规律,对于苦荞株型改良也具有重要意义。苦荞小穗至节间抽出,主茎节数与产量显著相关。选育多节的匍匐型苦荞品种,对于苦荞产量改良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呈吊兰状匍匐生长苦荞品种的选育与栽培方法,选育具有观赏价值的苦荞品种、解析调控苦荞负向重力性的关键基因功能和改良苦荞株型和增加苦荞产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呈吊兰状生长的匍匐型苦荞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创制突变体库:基于前期区域性试验筛选选定的紧凑型高产品种,利用60co-γ射线辐射对其28000-32000粒种子进行诱变,剂量分别为200gy、400gy和600gy,对诱变种子m1代植株各个单株分别进行收获,并编号构建突变体库;

(2)初次筛选:基于m2-m3代突变体库种质资源的田间种植,观察各种质资源的生长状况,并记录表型特征;

(3)稳定性鉴定:基于初次筛选获得的种质资源进行不同区域稳定性测试,观察并记录贵州、海南两地m4-m5代植株的表型特征;

(4)匍匐型苦荞品种选育:基于稳定性鉴定获得的种质资源,对m6-m8进行田间与盆栽种植,并对农艺性状、产量性状进行调查以及利用优势株系进行新品种选育。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所述紧凑型高产品种为晋荞麦2号。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对所述诱变种子进行田间种植获得m1代植株,最终获得8000多份突变体单株,构建苦荞突变体库。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对8000多份突变体单株m2-m3代进行表型观察,筛选呈现出负向地性生长能力缺失进而匍匐生长的突变体。

进一步的,步骤三中所述的稳定性鉴定为对m4-m5代匍匐生长突变株系进行不同海拔、不同气候区域的表型稳定性鉴定。

进一步的,步骤四中所述匍匐型苦荞品种选育,包括对2个株系m6-m8代的性状遗传稳定性观察、生育期调查、农艺与产量性状评价,并对优株进行系统选育获得匍匐型苦荞品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选育方法所选育品种的栽培方法。

具体方案为:

呈吊兰状生长的匍匐型苦荞品种的选育方法所选育品种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选育获得的匍匐型苦荞进行栽培技术集成,针对苦荞的连作障碍、耐贫瘠、耐高寒等特性,集成匍匐型苦荞的栽培技术,其步骤包括土壤选择、合理轮作、种子消毒、播种密度、栽培管理与适时收获。

进一步的,对步骤四中选育的匍匐苦荞品种进行种植试验,结合苦荞的连作障碍、耐贫瘠、耐高寒等特性,集成苦荞庭院栽培技术,所述土壤选择弱酸性疏松土壤,轮作顺序为:马铃薯—苦荞轮作,鲜食玉米—苦荞轮作,烟草—苦荞轮作,凤仙花—苦荞轮作,播种密度20-40万株/公顷、栽培管理为:施50kg纯氮/公顷、50kgp2o5/公顷,20kgk2o/公顷和适量草木灰作为基肥、条播或散播,苗期除草1次、然后搭架或绑扎、雨养,如遇长期干旱时适量浇水与80%种子达到成熟时收获。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选育出的匍匐型品种丧失负向地性生长能力,分枝角度变大,产量提高,可用于苦荞相关基因功能解析及高产育种研究,同时,匍匐型苦荞品种还可作为观赏作物,集成的栽培方法可供庭院或室内盆栽种植,具有较高观赏与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直立型苦荞(晋荞麦2号)植株生长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选育的呈吊兰状生长的匍匐型苦荞植株生长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选育的呈吊兰状生长的匍匐型苦荞植株与晋荞麦2号节间茎杆直径对比图;

图4为本发明选育的呈吊兰状生长的匍匐型苦荞植株与晋荞麦2号分支与主茎夹角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4所示

一种呈吊兰状生长的匍匐型苦荞品种的选育方法及其选育品种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创制突变体库:基于前期区域性试验筛选选定的紧凑型高产品种晋荞麦2号,利用60co-γ射线辐射对其约30000粒(28000-32000粒范围)左右种子进行诱变,剂量分别为200gy、400gy和600gy,对所述诱变种子进行田间种植获得m1代植株,各个单株分别进行收获,最终获得8000多份突变体单株,并编号构建突变体库;

(2)初次筛选:对8000多份突变体单株m2-m3代进行表型观察,基于其突变体库种质资源的田间种植,观察各种质资源的生长状况,并记录表型特征,筛选呈现出负向地性生长能力缺失进而匍匐生长的突变体;

(3)稳定性鉴定:基于初次筛选获得的种质资源进行不同区域稳定性测试,观察并记录贵州、海南两地m4-m5代植株的表型特征,对m4-m5代匍匐生长突变株系进行不同海拔(10米、1400米)、不同气候区域(海南三亚、贵州贵阳)的表型稳定性鉴定;

(4)匍匐型苦荞品种选育:基于稳定性鉴定获得的种质资源,对2个株系m6-m8进行田间与盆栽种植,对其性状遗传稳定性观察、生育期调查、并对农艺性状、产量性状进行调查以及利用优势株系进行新品种选育获得匍匐型苦荞品种。

栽培方法如下:

具体方案为:

呈吊兰状生长的匍匐型苦荞品种的选育方法所选育品种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选育获得的匍匐型苦荞进行栽培技术集成,进行种植试验,针对苦荞的连作障碍、耐贫瘠、耐高寒等特性,集成匍匐型苦荞的栽培技术,集成苦荞庭院栽培技术,其步骤包括包括土壤选择(弱酸性疏松土壤),轮作(马铃薯—苦荞轮作,鲜食玉米—苦荞轮作,烟草—苦荞轮作,凤仙花—苦荞轮作等),种子消毒、播种密度(20-40万株/公顷)、栽培管理(施50kg纯氮/公顷、50kgp2o5/公顷,20kgk2o/公顷和适量草木灰作为基肥、条播或散播,苗期除草1次、然后搭架或绑扎、雨养,如遇长期干旱时可适量浇水)与成熟期适时收获(80%种子达到成熟时收获)。

表1匍匐型苦荞的主要农艺性状

本发明选育出的匍匐型品种丧失负向地性生长能力,分枝角度变大,产量提高,可用于苦荞相关基因功能解析及高产育种研究,同时,匍匐型苦荞品种还可作为观赏作物,集成的栽培方法可供庭院或室内盆栽种植,具有较高观赏与经济价值。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tips